自记事起,周恩来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一直萦绕在我心头。趁着国庆假期,我如愿以偿地来到了位于绍兴的周恩来纪念馆。在那里,我看到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而斗争、为新中国建设发展而鞠躬尽瘁——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平凡而伟大的一生。
进入展厅,只见“锡养堂”匾高挂门楣,身着戎装的周总理的汉白玉雕像映入眼帘,厅内的柱子上悬挂着“为国为民孺子牛,任劳任怨绝代尹”对联,高度概括了周总理光辉的一生。
向前走着,我来到了陈列馆,那里记录了周总理与故乡绍兴的渊源和“烽火千里行”的抗日救国活动。一张张老照片诉说着那些血雨腥风的岁月,记录了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保家卫国、不怕牺牲的苦难日子。周总理在极度恶劣的环境下,与战友们出生入死打败敌人,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他成为新中国第一任总理。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依然夜以继日十分忘我地投入工作。据统计,他平均每天要工作12小时,有时甚至达到了18小时以上!即使在晚年生患重病时,他还是不辞辛苦,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仅如此,周总理还把自己挣的钱捐给有困难的人,并制定了十条家规:如家人不坐公车、不免费用餐等,严苛地管理自己和家人。看到这里,我深深地被总理严于律己和宽以待人的伟大精神所感动。
再往前走,我看见了一张黑白照片,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张摄于20世纪初的老绍兴照片,照片中依稀可见相邻的村庄之间都会有一条河。我很好奇地问讲解员叔叔:“为什么连接村与村的不是柏油马路,而是一条河呢?”叔叔告诉:“绍兴是著名的水乡,水系发达,河流纵横交错有如织网一般,所以你才会看见以前绍兴有这么多条河。现在的许多大马路都是由一条条河流填土而成的呢!”我想,以前绍兴都是河,估计去别村买米也要划船去,可真好玩。
妈妈告诉我,周总理祖籍绍兴,有一次他对美国记者说,“我的祖父叫周起魁,生在浙江绍兴,按中国的传统习惯,籍贯从祖代算起,因此,我算是绍兴人了”。爸爸摸着我的头补充道,虽然你出生在杭州,但是你的祖籍是绍兴。我点点头,为绍兴有周总理这样的“老乡”感到非常自豪。
依依惜别了纪念馆,回头看见阳光下的“周恩来祖居”五个鎏金大字熠熠生辉,我暗暗下定决心,要为中华之腾飞而努力读书,长大报效祖国!
本文地址:为中华之腾飞而读书——参观周恩来纪念馆有感http://www.3399wenxue.com/a/99738.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