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作文的表达方式通常多样化,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表现形式,能够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独特性和创意。下面给大家整理一些迎重阳主题征文,方便大家学习怎么写迎重阳主题征文。
迎重阳主题征文篇1
星期五,张老师给我们看了《孝老爱亲》这个电视节目,我们看的津津有味。
最让我感动的是,孙茂芳的一举一动。40年来,孙茂芳养着18名孤寡老人,帮助了33名孩子完成了学业,帮助了脾气古怪的严奶奶脚上的脏东西,让严奶奶的脚疾很快的恢复。40年以来,孙茂芳把这些孤寡老人当做自己的爸爸妈妈来看待,他细心地照顾着老人,温暖着老人。孙茂芳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一切。
后来,我又看了孟佩杰的感人事迹。8年以来,孟佩杰的养母把孟佩杰养到了13岁,如今孟佩杰已经19岁了。但孟佩杰的养母却身患重病。
看了这些故事,我们班上的一些默默流泪。这两个人告诉我:我要做一个孝敬父母、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迎重阳主题征文篇2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就要到了。在这个温暖的节日里,我想为我的爷爷奶奶做一张贺卡,送给他们我最温暖的祝福。
我准备好了制作贺卡的工具:剪刀、双面胶、卡纸、软纸和香水。我先把卡纸对折一次,在上面写着“重阳节快乐,爷爷奶奶”,下面写着“佳裕(写)”。再用剪刀剪一根绿色的树枝,然后剪五片红色的花瓣,最后,剪一个橙色的圆点,一朵花就做好了,我用双面胶把它们粘在卡纸上面,然后把贺卡打开,画了几条横线,在横线上面写出我对爷爷奶奶的祝福。
写完,我带着贺卡走到爷爷奶奶身边,把贺卡交给爷爷奶奶,对他们说:“爷爷奶奶,重阳节快乐!这是我送给你们的礼物。”看到爷爷奶奶欣慰的笑容我感到开心极了。
尊重长辈就是尊重自己,爷爷奶奶爱我们,帮我们遮风挡雨,明天我们就应该是他们头顶上的一片蓝天。
迎重阳主题征文篇3
初识重阳,或许就是那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记得那时还小,老师在台上讲,而我则在台下听。“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时节,独在异乡的作者,想起自己的亲人,想着亲人在重阳这一天,按重阳风俗登高时,而唯独差他一人。
当时听这首诗,没有什么感觉,或许是人小的原因,诗中所说的思乡之情,对于儿时的我来说,并没有引起共鸣。只是随着人一天天地长大,直到有天,再读起这首诗的时候,诗中的意境才展现在眼前。
重阳注定是一个有着诗意的节日,李清照的这首词,虽然写的是重阳,但作者内心的纠结却也透过词的本身,传递给读者。“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是女作者写给自己新婚爱人的,李清照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还有孟浩然的这首诗《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首诗写的是一次普通的农家宴请,读完之后,却仿佛是一曲清幽淡雅的田园交响曲,特别是最后一联写走时尚有不舍之意,余兴未尽,而要在明年的重阳节再来饮酒做客。主客间的欢洽和谐之情不言自现,而且也暗示出此次邀饮的时日。
关于重阳节的诗词,实在是太多了。重阳时节,吟读这些诗词,可以透过诗词的本身,感悟到作者的意蕴。同时也让人们在这样的一个节日,更加地珍惜身边的亲人。
重阳是一个让人思念亲人的日子,有亲人在身边是幸福的,那已然离去的亲人更加值得去怀念。如今的重阳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定义为了老人节,在这一天多数的子女都会回家看望自己的父母。
且让我们珍惜每一个重阳节吧,因为一年一年的重阳,虽然年年相似,但是身边的亲人,却因时间的流逝,会在某一天远离我们。珍惜,珍重,这些重阳诗词,也是重阳节本身所给予我的感悟。
迎重阳主题征文篇4又到了秋高气爽、菊花飘香的时节,天上、屋顶上……到处是秋天的身影,大地都披上了一层厚而蓬松的金沙,金灿灿的,亮晶晶的。我看了看日历,原来今天是九月初九,九九是重阳节呀,是长辈们的节日,我怎么会忘了呢?
早上,我从储蓄罐里拿出一点钱,去小卖部里买了一些水果、饼干等,就跟老师一起去敬老院。
到了敬老院,几十位老爷爷老奶奶出来欢迎我们。走在前面的是一位满头银发的老爷爷,后面还有几位老奶奶,他们一见我们到来都乐坏了,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一边向我们招招手一边说:“欢迎你们的到来!”
我们走进了敬老院,把袋子里的礼物拿出来,分给每一位老人。当老人们从同学手中接过水果,饼干等慰问品时,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然后,我们又为老人们表演了一些精彩的节目:有小品《我爱我家》;有美妙动听的独唱;有姿态优美的舞蹈;有逗人发笑的相声;旋律优美的器乐合奏……老人们一边美滋滋地品尝着我们带来的水果糕点,一边津津有味地欣赏着我们表演的节目。瞧!他们的样子,都乐得脸上像开了花。
表演完节目,接下来我们帮老人们打扫卫生了。
我们拿出自己带的抹布等工具开始行动了。大家扫的扫,擦的擦,不一会,屋子里就窗明几净、一尘不染。
时候不早了,我们该回家了。一路上我总是在想:今年的重阳节过得真有意义!“每逢佳节倍思亲”,当我们在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不要忘了曾为我们的今天付出很多的老人们。让我们把爱的阳光,撒进老人的心底,让老人心中的鲜花不凋谢,让老人心中永远溢满爱的源泉。
迎重阳主题征文篇5今天是重阳节,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老人节。从小都是爸爸、妈妈、爷爷给我过节,今天我也要给他们过一次节日!
我打来了一盆热水,第一次为他们洗脚,我能感觉到爸爸的脚上有一块块的老茧,很明显,这是他辛苦付出的见证。
给爸爸洗完了脚,我又来到爷爷身边,给他捶背、揉肩。爷爷的眼角顿时湿润了,激动地说:”唉!我的孙女终于长大了!懂事了!“
我给妈妈端去一杯热茶,和我自己亲手制作的甜点,妈妈那日渐苍老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晚上,我来到了十陵敬老院,给那些老人带去了水果。也许是由于儿女的工作,也许是由于老人们没有了亲人,他们被迫来到一个”无奈的家“。看到有人来了,老人们激动地迎了上来,当知道我们的目的时,他们拿出了糖果给我们吃。爸爸、妈妈一边陪老人们聊天,我一边给他们捶背,还表演舞蹈让他们欣赏。在与他们的交谈中,我觉得尽管平时和同龄人呆在一起,但他们的内心深处还是很孤独的,因为只有和亲人呆在一起才是最幸福的吧!
老师们、同学们,普天之下的每一位慈父严母,都值得尊敬、值得爱戴,他们用无私的奉献和深沉的爱心,抚育着我们成长,包容着我们的错误。我们的平安,我们的健康,我们的成功,我们的幸福……我们在人生之路上取得的点点滴滴,都包含着他们沉甸甸的爱!可是,我们又给了他们什么?在这个重阳节,用最朴素的方式献给父母的一份孝心;拿起手中的笔,写几句感恩的话语;举起手,为父母捶两下背,揉两下腰,洗一下脚,只要我们真心做了,就能得到一笔珍贵的财富。
大家都行动起来吧!关爱老人,始于足下;孝敬父母,以我做起,从小做起,从心做起!
迎重阳主题征文篇6到底是后秋了,天气是一天凉比一天,在运尚且如此,北边就更不用说了.我想.这阵子一直在阳历的日子中度着,就忘了传统的节气,也不知老黄历该翻到哪一篇了.直到感觉真的凉了的时候,不经意间就发觉已近重阳了,就忽然想起了那几年嘴上老挂着的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就忽然想起了原来奶奶的生日到了.
记得前几年,和奶奶在一起的时候,每到这个日子,一家人就是不大过这个生日,也是很喜气的.人常说,家里的老人健健康康硬硬朗朗的,是儿女的福,比啥都强.我相信的.所以总是在重阳的当天一直喜气洋洋的,跟过年一样,奶奶也是一脸的笑意.尤其是我放了学后,她那一双小脚就掂来掂去,忙个不停了.
回想起来,高中三年一直是陪着奶奶度过的.现在想来,那是她最开心的日子了.每日为我做饭,等我放学归来.直到去广复读那一年,和后来的读书生涯,才让她一直处在盼望和思念之中.我不忍,却没有办法.等到放寒暑假的时候,回去看望她的时候,每次见到她,她都是眼望着我回老屋的那条巷子,那条我走来的路.到真的望见我了,便笑盈盈的,在旁的大婶大娘们的羡慕下,带我向老屋走去,然后拿出别人送她而不舍得吃的好东西,坐了炕上问这问那.以后每次回想起那光景,我便不觉潸然,我知道那是她等了无数的日子才盼回她的孙子的,尽管只是几天的日子,但她依然喜欢,续续叨叨的说着一年来对我的思念,说着每次必说的老三篇,说着一些我早已熟在心间的故事.
现在奶奶已经永远地离开我了,这几年每次回老家,路过老巷去二叔家的时候,却再也看不到她的身影了.青山依旧,故乡依旧,我依旧,却再无奶奶的笑脸了.去年带妻回老家过年的时候,一家人喜气洋洋的,就突然想起了她老人家,若大的岁数,却终于没有看到她的孙媳妇,我的心几近悲伤,尽管也知道人去不能复生,尽管知道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也尽管知道她若地下有知,也会为孙子高兴的,但每每想起一家人团圆的时候就单单缺她,每每想到正当我们要孝顺她的时候人已不在,每每看到街边的老人就眼含热泪想起她的时候,心里就一直不好受.
迎重阳主题征文篇7重阳节感悟——重阳节是九月九日,双九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重阳节也叫“老人节”。重阳节是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节日。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许许多多的传统美德将在这一天纷纷涌现。比如:给老人让座、扶老人过马路、陪他们郊游、散步、登高、吃重阳糕、赏菊等等。多为老人做善事,让她们吃好,穿好,住好,让老人保持精神愉快才是的孝顺。
大多数爷爷、奶奶风风雨雨几十年,历经坎坷,为儿女们创造了优良的环境和物质基础,很不容易。现在他们老了,我们要懂得感恩,懂得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要让他们感到孤独寂寞。要常回家看看他们,哪怕是陪他们说说话,洗洗碗筷,他们也会高兴地像小孩一样。我的外婆就是这样的。假日里,妈妈带我去看望外婆时,外婆“返老童年”,她还陪我玩捉迷藏呢!敬爱的爷爷、奶奶们:祝您们节日快乐!
农历九月九日,是传统的重阳节。双九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重阳节也叫“老人节”。重阳节是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节日。
迎重阳主题征文篇8重阳节的传说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快到了,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重阳的传说吧:农历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是“老人节”。
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重阳这一天,人们赏玩菊花,佩带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饮。九月重阳,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正是登高远眺的好季节,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阳节的重要习俗。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于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防止米粉糕点,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僻灾之意。重阳节还有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风俗。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种重要植物,气味辛烈,可以防止恶浊重阳花糕是用粳米制成的一种节令美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唐代大诗人王维在九九重阳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被后人广泛流传,现在在中国几乎是全部人家都会庆祝重阳节,登高、探亲、赏菊,是一种民俗的享受。
希望这种传统的节日能够永远的流传下去!
迎重阳主题征文篇9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将这一习俗传入民间的。
古代,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人登高诗很多,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重阳节还要赏菊饮菊花酒,起源于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士大夫,还多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很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种。清代以后,赏菊之俗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我所在的城市——上海,这里没有山,仅有的也只是小山丘,即使登上去,也无法感受“重阳节秋高气爽,登高一望,草木山川,尽收眼底。”的意境,可这丝毫没有减退我们上海人对重阳节的兴致。在大大小小的糕点店里,都摆满了插着彩色旗子的重阳糕。社区里也组织开展重阳节的活动。这次,我校欢乐团队的主题也是重阳节。在我乡下的外婆家,那儿的重阳节才叫热闹呢!到那时,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聚到大山下,开始登高。这么多人一起爬山,别提多有趣呢!
重阳节又是“老人节”,每当此时,我都要打个电话给我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祝他们节日快乐,因为这是他们的节日,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精神文明遗产,我们应该继续传承下去!
迎重阳主题征文篇10在这一天,人们登高望远,思念亲人。正如诗中所说:“每逢佳节倍思亲。”那么重阳节是怎么来的呢?原来,我国古代把九叫做“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九相重,都是阳数,因此称为“重阳”。重阳节来源于道教的一个神仙故事: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农村小伙子,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日子虽然不算好,半菜半粮也能过得去。谁知不幸的事儿来了。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首遍地没人埋。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桓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桓景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装,起程进山拜师学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练开了。转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
桓景回到家乡,召集乡亲。把大仙的话给大伙儿说了。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每人分了一片,说这样随身带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啄了一口,说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乡亲们安排好,就带着他的降妖青龙剑回到家里,独坐屋内,单等瘟魔来时交战降妖。
不大一会儿,只听汝河怒吼,怪风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来,穿过村庄,走千家串万户也不见一个人,忽然抬头见人们都在高高的山上欢聚。它窜到山下,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里走去。只见一个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声向前扑去。桓景一见瘟魔扑来,急忙舞剑迎战。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声把降妖青龙剑抛出,只见宝剑闪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们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迎重阳主题征文篇11今天是重阳节,周老师给我们留了个作业,就是回家给爷爷奶奶、姥爷姥姥打个电话,向他们祝贺重阳节快乐。
回到家后,我心里想,如果给他们打了电话,这样会不会不好意思啊。哎呀,算了,算了,没关系的。打电话就打电话吧。先给姥姥家打吧。“哒哒哒哒”----“喂,是姥姥吗?”姥姥说:“是我啊!有什么事吗?”“其实我也没有什么事,就是祝福您和姥爷重阳节快乐!”“好!好!好!蕾蕾真孝顺啊!”姥姥高兴的说。
爷爷去世了,只剩下奶奶一个人了,孤零零的。而且爸爸还让奶奶去我们家的厂子里看家。因为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只好让奶奶去了。“哒哒哒哒”----“喂!是奶奶吗?”奶奶用微弱的声音说:“谁呀?”“是我,奶奶!”“有什么事吗,蕾蕾?”奶奶问。“今天是重阳节。我祝福你重阳节快乐!”我自信的说。说完就把电话挂了。我能想象她那憔悴的面孔,也能想象奶奶听到后是多么的激动。奶奶个子矮矮的,身材瘦瘦的,皮肤黑黑的,声音粗粗的。她的外表不怎么惊人,但是做起事情来却总是一丝不苟。做针线活更是认真仔细,又美观。
我知道爸爸是个大孝子。可他为什么非要让奶奶去看厂子呢?奶奶已经六十多岁了。最近,我发现她日见消受了,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了。我问妈妈:“爸爸为什么非要让奶奶看厂子呢?她已经六十多岁了。”妈妈生气的说:“小孩子,你们懂什么呀!不要瞎问了。”说到这里,我哭着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不让奶奶安享晚年呢?”“奶奶!求求您!可不可以再活十年。等到那时,我会拿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去见您。我会给您很多的好吃的。海鲜白酒什么都不会缺。我一定让您过上吃喝不愁的好日子!”
今天,我的同学孙永情对我说:“我梦到你成了居世第四,很富哦!而且是你说服了美国总统,美国归顺了我们国家了,你还成了美国的女总统了。”听了这些,我兴奋的问:“是吗?”孙永情坚定的说:“当然喽!”
传说世界上有一棵愿望树。我不希望自己多富有,多有知识。我只希望奶奶长寿,再活它几十年。
迎重阳主题征文篇12从我呀呀学语那时起,爷爷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次脚,记得小时候,爸妈上班比较忙,爷爷就开始照顾我了,作为孙女的我,给了爷爷洗了几回呢?我甚至清晰的记得爷爷的脚我一次都没看过,更没抚摸过。
今天是重阳节,是团圆的日子,因为受到“感恩”的触动,想给爷爷洗脚的念头,来回报我那无私的爷爷,勤劳的爷爷。
眼看中午吃饭的时间就要到了,我的眼睛眯成一条线,而爷爷仍在厨房为我做中午饭。我催着爷爷先别做饭了,然后便偷偷地溜进房间把盆子拿了出来,温水也倒好了,就等着端出来。爷爷嘴上答应说一会儿就好,而实际上半小时已经过去了,爷爷的手一刻也没停过。我把爷爷拉到客厅,又把水重新打了一遍,我小心翼翼地把水端到爷爷面前,并为他卷起裤角,卷起的那一瞬间,我惊呆了,爷爷的脚居然有许多脚茧,我的眼泪顿时掉了下来,真不知道他为这个价付出了多少汗水,刹那间,我又看见了一个重大发现,爷爷的叫还残留了许多伤痕,大把大把的眼泪又流了下来,还包扎了伤口,伤口好大,回想起小时候,我是多么任性,调皮,据爸妈说:在上幼儿园的时候,一定要有冰棒或冰激凌吃才肯上学,还有一次,买了冰棒还不够,一直要爷爷陪,那时爷爷送我上学,爷爷走哪,我也跟哪,不肯放过爷爷,回想起,我是多么幼稚可笑,白发苍苍的爷爷年纪也大了,可还在为这个家操劳,可真不容易啊!
我慢慢地抚摸爷爷的脚,轻轻擦伤口。爷爷笑了,笑得那么开心,那么纯朴,那么灿烂,我还是第一次见爷爷这么高兴过,帮爷爷洗脚后,感觉自己长大了许多……
爷爷对我恩重如山,这情,这债,我是永远还不清的,我为家所做的事情,和爷爷对我无私照顾比起来,明显我所做的事情,显得太单薄、太渺小了……
经过这件事后,让90后的我,更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长辈们对我无私的关爱,我将学好知识,以好成绩,来回报他们。
迎重阳主题征文篇13昨天和妈妈一起看徐州新闻,新闻里说今年的端午节还要在古黄河上举行龙舟大赛,我连忙问妈妈端午节是不是又可以吃到美味的叉烧肉粽子了,想到美味的肉粽子,我的口水又要流出来了,妈妈笑着说我真是个馋猫。
妈妈说,今年要带我去看龙舟比赛,以前我只在电视里见过,爸爸告诉我他曾经参加过龙舟大赛,可是没获奖,我想要是我能去使出我的超能力帮忙,他们一定可以获奖的。虽然还没到端午节,妈妈已经在我的床头挂上了用各种中药做成的香囊,香囊的味道很好闻,妈妈说这是端午节的习俗,这个可以驱虫辟邪,可是没想到并没有驱赶蚊虫,蚊子还是咬了我,看样子还是让妈妈给我放下蚊帐最保险。
端午节快点来到吧,我要带着我的哨子和小鼓去给龙舟比赛加油去!
迎重阳主题征文篇14今天是农历九月九日老人节,秋高气爽,阳光明媚。我和伙伴___想找几个好朋友一起到青口中央公园游玩。
我们先去找军军,来到军军家门前,正好看见军军提着一大袋礼品,和他爸爸妈妈说说笑笑着从屋里走出来。我们走上前说道:“军军,到中央公园玩去。”军军高兴地说:“今天是老人节,我和爸爸妈妈到乡下看爷爷奶奶。”说着他们便走了。我们去找__,来到__家门前,看见__妈妈正在阳台上晒衣服,我便大声说道:“阿姨,__在家吗?”阿姨从阳台上探出头来说:“今天是老人节,他跟叔叔去爷爷家看爷爷去了。”我们只好去找__。来到__家,我们敲了敲门,门开了,__的爸爸走了出来,我连忙问道:“叔叔,__在家吗?“叔叔说:“今天是老人节,他刚出门到奶奶家看奶奶去了。“
我们只好两个人往中央公园走去。
__说:“他们真有爱心,懂得孝敬老人,我们老家都在外地,不然也回去看望爷爷奶奶。”
“是啊!要是能像他们那样回老家看爷爷奶奶,表达我们的爱心多好呀!”我遗憾地说。突然,我灵机一动说:“有了,咱们也能去看爷爷奶奶。”__疑惑不解地问道:“路途那么遥远,我们怎么回家看爷爷奶奶?”
“我们到附近的敬老院去看看爷爷奶奶。”
“好呀,我们也去送爱心!“
我们立马回家拿来平时积攒的零花钱人,到超市买了面包,香蕉,高高兴兴地往敬老院走去。来到敬老院,我们不约而同地说:“爷爷奶奶您好!我们看您来了。“爷爷奶奶个个都笑得合不拢嘴。我给爷爷奶奶每人一块面包,__剥好香蕉送到爷爷奶奶手里。看着爷爷奶奶津津有味地吃着,我们都开心地笑了……
这时,村支书也提着一大包礼物来看望老人了。他看到这温馨的一幕,激动地说:“新时代的少年变了,变得越来越有爱心了。”我们听了心里美滋滋的。
迎重阳主题征文篇15当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照射在我的窗前时,被这优美的晨曦之光深深地所吸引,懒散的爬起,稍作打扮,迫不及待的推开宿舍的门,飞奔出去,是自己置身于大自然静美的时光里,享受着大自然温馨的馈赠。
回想起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今天又是一个重阳节,自从工作以后,一直没有回家陪父母过一次重阳节,此刻,对亲人的无尽思念填满了我的整个内心。不知故乡的父母亲是否安好,而今眼泪倾湿了衣襟,一种不孝感萦绕心头,那就是拾进重阳之门的深深思念之感怎也挥之不去,于是我感叹生命,感叹重阳。
时光飞逝,岁月荏苒,回看自己走过的岁月,亦是满腹沧桑,曾经的经历,历历在目,已成为无法抹去的记忆,永远珍藏在记忆的深处。
此刻,我不敢去说什么是“孝”,因为我没有做到,为了工作,少了对父母亲的照顾,留下的却是给父母亲更多的孤独与寂寞。我好想在此时出现在父母亲的身旁,不要丰厚的物质,不要更多的金钱,只要给他们一个温馨的问候就足以,可是我做不到,真的做不到……我悔恨自己,为了金钱,一次次的节日里,家,少了我的身影,陪伴父母亲的总是那些陈旧在也熟悉不过的家具,父母亲虽然常说我不在身边的节日,一如既往的过着,可父母亲的心里却是深深的期望和自己的儿子在一起过节。记得曾经听到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垂暮的老人,孩子都在很远的地方上班,几个孩子似乎也都很孝顺,每年都会给父亲寄很多的钱。父亲除了退休金以外,加上孩子们给的钱,看起来衣食无忧。可父亲却从没有感觉的充实和幸福。因为缺少亲情的陪伴,身边缺少一个真正懂他、体贴他、爱他的人。
“谁言寸草心,报的三春晓”回想我这几年又有多少时光与父母亲在一起,我不敢去想……
上学了,回想起父母亲无微不至的关心,少年蔫懂得我不懂父母亲的良苦用心,此次对着干,感觉他们就是天经地义必须做的……
工作了,开始忙于应酬,追求自己的工作之完美,却陪父母亲的日子少了又少……
结婚了,却形影不离的出现在老婆的旁边……
生子了,把孩子扔给父母亲,却忽略了他们的从在……
父母亲对我的爱,看似微不足道,他们的内心却是希望自己的孩子生活幸福美满,他们就知足了。时间久了不给父母亲打电话,不回家团聚一次,他们毫无怨言。人生能有几回孝,此时不尽待何时。父母健在时应多尽些孝道,免得一旦父母离去就“想见音容空有泪,欲闻教诲永无声。”
我爱父母,我愿意把我全部的爱像涓涓的溪流默默地流淌在父母的每一个日子里,给他们一份快乐,一份幸福,一份呵护。
祝天下父母重阳节幸福安康!
迎重阳主题征文篇16
今年的国庆假期,10月2日恰好又是农历的九月初九,是我们的重阳节,这个节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听爸爸说已有2000多年历史了。
重阳节当天,爸爸妈妈决定带上我和姐姐回老家看一下年迈的奶奶。快到中午时分,我们才赶到奶奶家,奶奶已经做好了丰盛的午餐。吃饭时,我剩了半碗饭不想吃了,就起身把它倒掉。这时,一向和蔼可亲的奶奶好像生气了,她就给我讲起了他们小时候的生活情形了。
奶奶出生于20世纪四十年代,她说和我这么大的时候遇上了三年自然灾害,地里蝗虫遍地,桩稼绝收。那时候别说现在一样:吃香的,喝辣的,就连野菜树根都吃不饱,所有的树叶,树皮都被剥光,连草根,河里的小草都被挖出来吃掉,但是仍是填不饱饥饿的肚子。有的人甚至无奈的吃起了所谓的“观音土”,最后出现水肿,最终死掉了。最残忍的还有把死人的肉煮了来吃,真不敢想象啊!”据说当时死亡千万人之多,说着说着,奶奶的眼眶湿润了,因为她的亲人也有几位死于当时。
听了奶奶的一番话,大家都沉默了,饭桌上的气氛一下凝重起来,我的心情非常沉重。这时我才真正意义的明白了,为什么一开始上学我们就要学《悯农》这首诗。虽然现在每一个小孩都能朗朗上口,可是生活在物质极度丰盈的新社会的孩子们,有几个能真正体会到它的真正含义。我为我以前鄙视奶奶每次把剩饭都热了吃的行为而感到羞愧万分!
我们应该在节假日的时候,多抽出时间去看望看望老人,听听他们曾经的故事,也许你会有另一种的收获!
迎重阳主题征文篇17每年的九月九日是重阳节,是我国的祭祖节日,此外,还有三个祭祖节日分别是除夕,清明节,中元节。
重阳节来源于一个道教的神话故事:东汉时,有一个叫恒景的农村小伙子,他过着美满的生活。可好景不长,村子里爆发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恒景的亲人也不例外。原来是河里有一只瘟魔。于是,恒景下定决心,要除掉瘟魔,为家人和乡亲们报仇雪恨,为民除害。他拜了一位叫费长房的大师,学习了许多技能。在九月初九日的前一天,大师对恒景说:“明天瘟魔要来了,赶快回乡!让大家都拿好茱萸叶子和菊花酒,可以防魔。”他照着大师的方法,让大家做好准备。终于赶走了瘟魔。听了这个故事,作文你一定被的恒景善良与勇敢打动了吧!
重阳节的习俗有很多,登高、吃重阳糕、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值秋季,秋高气爽登高最好不过。登上高山,一边呼吸新鲜的空气,一边看着远处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记得一次学校举办了重阳节登高活动。老师先给我们讲了节日的来历,然后就开始了登高比赛。同学们早已迫不及待,一声下令,奋力地向上爬。有的很快就爬上了山顶,有的爬到半山腰就没力气了,有的干脆跑上几步便开始走着上去。
重阳节又叫老人节,从这个名字,你便能看出这一定是孝敬老人的节日。没错,重阳节又是一个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
九月九日,寓意着长久与吉祥。
迎重阳主题征文篇18今天是重阳节,在重阳节有爬山登高的习俗。因此,我们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一家人来到德胜岩爬山。
买好东西,我们一行人就开始登山了。瞧,一马当先的是大表哥,后面紧跟着姐姐和表妹,后面就是我和小表哥了。我和小表哥真是羞愧不已,自己的年龄、个子都比小表妹大、高,竟然爬山还追不上小表妹;但最让我佩服的还是外公了,今天就是外公的70岁生日了,看他身上背一个大包,手上抱着小表弟,还时不时扶扶外婆,望着外公矫健的步伐,根本不像一位70岁的老人,在我的想像中就像一位年轻的小伙子。
一路上还有很多人叫卖饮料和食物,还看见了许多人挑着担子往上爬,我心里想,这些人挑着担子,我们一点东西都不拿,两脚都像灌了水一样,很难走动了,他们挑着担子,还一步一步的往上爬,他们当然就比我更累,但从他们一步一步的脚印里我打心眼儿里的敬佩他们。
在半山腰我碰到了同学朱坚定,从我们的谈笑中,我更加坚强了,于是下定决心:一定要爬上山顶。可能是我的决心打动了老天爷,我们不一会儿就爬上了山顶,站在山顶是向下望,清风徐徐吹来,这感觉真好。
我们下了山,坐在车上,我一次又一次的回头,心想:重阳节爬山登高的习俗还在我们身边流传下去,下年我一定还来。
迎重阳主题征文篇19时光转瞬即逝,不知不觉中又一年重阳节到了,九九重阳,代表着天长地久,也代表着尊老、敬老、爱老。
无非给老人们捶捶背,推推腰,或者是帮着干点家务,除了这些,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不会再让我们干些什么了。平常,老人们总是最疼我们。有好吃自己舍不得吃就留给我们;有好喝自己舍不得喝就留给我们;我也从没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经常给自己添件新衣,却拿来儿女穿旧了衣服穿;也从没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非常挥霍买许多贵重东西从来都是能省下就省下,却把剩下钱给我们买零食;更没见过爷爷奶奶哪一天接我放学误了点,常常就是有病也要挺着,不让我们在校门口干着急。
秋天天气转冷,奶奶总是问我:“穿那么少,冷不冷?”这时我便会不耐烦地转过头去,烦躁说上一句:“不冷不冷。”心里还不住埋怨奶奶太罗里吧嗦!往往我来不及听爷爷说完这句话,就插上一句:“知道了,知道了!”就觉得整天听着一句话,耳朵都快听出茧子来了。
归根结底就是要理解老人,尊敬老人。想想哪个老人不想得到晚辈重视与尊重呢?虽然我们不可能有太多资金与精力去给全体老年人一个温馨、舒适家园,但我们可以从身边老人做起,用自己一点一滴爱去感动他们。
本文地址:迎重阳主题征文http://www.3399wenxue.com/a/34885.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