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刚亮,殷老师带着我们踩着人家上班的脚步来到了孔望山。孔望山原名古城山海拔只有66米,在2004年被评为“4A”级风景旅游区。孔望山以厚重的文化历史闻名海外。
一进门就发现路两侧有一些卖菜的老爷爷、老奶奶。他们车里南瓜、一把又一把的青菜相交出现。风一吹,脚下的麻栎叶便沙沙作响,随手捡起一片黄褐色的叶子,小小的它似一叶扁舟。麻栎叶成细条状,四周有尖尖的刺,这些树叶躺在凹凸不平的石阶上悄悄睡着,远处传来阵阵释放压力的呐喊声。孔望山遍地黄绿色,这是秋姑娘的杰作。
迎面而来的是红墙白瓦、古香古色的房子,抬头一看“龙洞庵”。跨过深红色的门槛,来到了佛堂,两棵高大威武的树矗立在大殿的两侧,像两个守门的侍卫。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对面的是一棵笔直的古柏,上面牵着条红纸,人们在上面写上了自己的心愿。为什么要叫它古柏呢?因为它的树林已经有1200年了。右侧是拥有“最美古树”美誉的糯米茶树,粗壮的枝干上长满绿色的青苔。旁边还有一颗被挡住了的青松,深绿色细长的松针,像一把把小扇子一样,疏密不均地挂在树上。此时,出来了一位剃了光头,穿着佛教衣服的老奶奶,应该是这座寺庙的住持。
离开了龙洞庵,我们继续上山,途经龙洞石刻。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明代王同提笔写下的“归云飞鸟”。
随后,我们直接登上山顶,来到了孔子望海像和孔望山怀盘刻石。据说孔子当年和他的两位弟子一起登上孔望山,当时山对面是汪洋大海。孔子望着海边的螃蟹像行礼一样对着他,他认为连鱼蟹都知道礼节,何况是人,于是,便拒绝了在这里演讲的念头。后来,人们便在此地留下了孔子、子路、颜回的雕像,并改名为孔望山。
在孔望山最高处的怀盘刻石,是在一块天然的大石头上凿成的。它由三块石头组成,上面一块巨大的石头,中间凹下去,非常像古时候用的砚台,所以素有“砚石”之称,其实这是当时劳动人民用来祭祀东海君的东西,上面还有8个小孔。远处的海连着天,天连着海,像一条渐变着的蓝色系的彩虹。
我们从另一边下山,途中发现了一个比普通大象还要大得多的汉代圆雕石象,孔望山的石像大多比较圆润。
最后一个观赏的是东汉佛教摩崖造像,据说有105个佛教造像,我数了半天,眼睛都花了,也没数个明白。
此时,太阳突然出来了,照亮了我们,也照亮了孔望山……
本文地址:爬孔望山http://www.3399wenxue.com/a/106780.html
猜你喜欢: